「2019臺灣口述歷史研習營」活動紀實

時間:2019月1月23日~1月25日

紀錄: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整理

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合辦之「2019口述史研習營」,2019年1月23、24日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舉行室內研習課程,25日赴宜蘭舉辦歷史史蹟實地參訪課程。活動過程順利,人員平安,圓滿結束。本次研習營紀實與照片如下:

第一日

2019年1月23日上午,學員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報到,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妙芬所長致詞揭開序幕,呂所長表示:近史所從創所以來就非常注重口述歷史,也出版了很多相關書籍,本次研習營的五位講師,皆是長期研究政治史非常有經驗的老師,陳儀深老師為本所相關口述歷史作品也做出非常重要的貢獻,學員必能有所收穫,將來完成的口述訪談作品,歡迎投稿至中研院近史所《口述歷史》期刊,或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記錄聲音的歷史》。

臺灣口述歷史學會陳儀深理事長致詞時表示,他擔任理事長後將會刊改版,刊物名稱《記錄聲音的歷史》傳神地表達了口述歷史的特色。中研院近史所創所所長郭廷以重視口述歷史的採集,1959年起陸續進行口訪,後來並以出版的方式流傳口述成果,是臺灣從事口述歷史的先驅機構。學會的前身是「全國口述歷史工作會議」,1991年由中研院近史所邀請國史館、臺北市政府文獻會、高雄市政府文獻會、省文獻會…等從事口述歷史的單位定期開會;2009年成立學會之後,以社團的模式運作,自擔任理事長以來,感謝中研院近史所支援硬體設施和人力,包括口述史組同仁、資訊、財務、會計人員等,這次的研習營活動亦是如此。

第一堂課由陳儀深老師講述「從黨外到民進黨:從口述史料談起」,口述歷史是以錄音訪談的方式,蒐集口傳記憶以及具有歷史意義的個人觀點,訪問過程中可以交談、質問、打斷、插入,並不是單方面的獨腳戲,既不是受訪者獨白,也不是訪談者的操控,而是雙方互動的產物,互為主體。訪談結束後為整稿工作,應該盡量根據聲音,轉變成可讀的文字,再加上標題、分段落,盡可能讓文字通順、明白。

至於民進黨早年建黨的歷史,陳老師分別以「國民黨vs.民進黨,誰更重視自己的歷史?」、「民進黨建黨的歷史應該訪問哪些人?」、「黨外的歷史vs.個人成長的歷史」、「民進黨組黨成功的因素」等角度切入,輔以陳老師長期以來主訪之口述史料加以闡釋,主張追索創黨精神似不必要侷限在1986年9月那個時點發生的事(圓山飯店宣布組黨),1986至1991年乃是民進黨「台獨論述正式制度化為集體目標的強化期」;只不過1991年年底民進黨遭逢二屆國代選舉失利,其台獨論述乃退回「現狀描述」的務實(或模糊)期。

第二堂課由黃克武老師講述「從兩蔣侍從人員口述歷史看到的政治史面向」,分別以「侍從人員眼中的蔣中正先生」、「蔣經國先生侍從與僚屬訪問紀錄」兩個角度切入加以探討。黃老師指出,事前準備工作越充分,資料蒐集越豐富,口述歷史品質會越好。蔣中正的材料詳實勝過蔣經國,因為蔣經國資料未全公布,蔣經國日記涉及更多家族不願公布之隱私,所以完全不開放。老總統的侍衛多浙江人、年紀大;經國先生的侍衛,大量啟用金門人、年紀輕。蔣經國的侍衛人員退休後組成七海警衛組退休俱樂部,有一百多人,每逢經國先生忌日便包車謁陵。由於有這個組織的協助,才能順利完成經國先生侍從與僚屬的口述訪問。

黃老師認為,蔣中正先生在1949年後,所努力實現的理想就是建立臺灣成為三民主義的模範省,建立一種異於共產主義的現代中國的生活型態,這種生活包括對於傳統的尊重、對於儒學的肯定、對於科學、民主的提倡等。蔣先生建國的構想後來由其子蔣經國所繼承,在兩蔣統治之下,臺灣慢慢地從展現經濟奇蹟走向建立自由民主體制。臺灣能有今日之成就,蔣中正先生所扮演之角色不容抹殺。

第三堂課由陳彥斌老師講述「中部地區的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我的口述田野經驗談」,陳老師以「二二八中的台中二七部隊」和「台中地區的白色恐怖探索」兩大主軸闡述其口述訪問經驗。

陳老師以播放二七部隊紀錄片宣傳短片開場,簡介二七部隊成員部隊長鍾逸人、警備隊長黃金島、突擊隊長陳明忠、文宣尖兵:曾永賢、蔡伯壎等人的事蹟,以及訪談時的甘苦,做長輩的口述歷史是一種「跟時間賽跑」的狀態,口述歷史工作者也要有「成功不必在我」的認知。陳老師也介紹了四本跟台中白色恐怖有關的口述歷史訪談紀錄,分別是:《因為黑暗,所以我們穿越》、《黯到盡處,看見光 : 臺中政治受難者暨相關人士口訪紀錄》、《透光的暗暝:臺中政治受難者暨相關人士口訪紀錄》、《暴風雨下的中師:臺中師範學校師生政治受難紀實》。

第二日

2019年1月24日,第四堂課由侯坤宏老師講述「佛教與政治:從口述史料談起」。侯老師個人參與現代佛教人物訪問已有二十多位,本次講課焦點擺在「戰後臺灣的佛教與政治」,侯老師表示,一開始他把口述歷史當作蒐集史料的方式,隨著訪問經驗越來越多,發現口述訪談所產生的史料,對當代史研究尤其具有價值。

1940年代,中國佛教會白聖法師、東初法師(聖嚴法師之師父)等人,本身就具有反共思想,與國民黨關係良好,認為為國家服務、宣傳反共政策本身就是對的,並不會覺得自己被利用。蔣經國逝世之後,佛教界聽命於政治權威的情況日益減退,反而是在選舉期間,政治人物總是嘗試去攀附出家人,為自己爭取選票。

侯老師也提到戰後初期一些佛教政治冤案,譬如慈航法師、星雲法師、證光法師、印順法師、聖嚴法師、聖德法師……等都曾經被密告為共產黨的同路人,有的法師被關,有的被判死刑。侯老師認為,除了經濟奇蹟,戰後臺灣佛教的發展也是一種奇蹟,透過口述歷史訪談的整理,可以挖掘大時代潮流中,個體人物與事件的細微處。

第五堂課由陳進金老師講述「政治人物的口述訪談:以周書楷、劉先雲、李連春為例」,陳老師指出,若能與受訪者建立互信基礎的訪談,事先有所準備、擬好訪問大綱,適時插入詢問關鍵問題,受訪者也願意回答的話,就能完成一篇好的口述歷史作品。

陳老師認為,口述歷史(受訪者所談的內容)只是一種講法,是史料的一種,也許僅僅只是孤證,但是跟回憶錄和傳記相比,口述歷史的價值比較高,因為口述歷史作品是雙方互動完成的,主訪者可以挖掘一些受訪人意想不到的問題、敏感的問題、被受訪者有意無意遺忘的問題。如果受訪者的記憶有誤,主訪者可以透過註腳的方式加以補充說明。

第六堂課由薛化元老師講述「從口述史料看戒嚴體制下的加害與被害」,薛老師認為,「事後的回憶」不是一手史料,因此,口述歷史資料與其他資料的對話是非常重要的,譬如,主訪人在訪談過程中出示當年的紙本資料,藉以提醒當事人、喚起記憶,但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誘導;不過,從「加害與被害」的角度來看,讓當事人與史料對話,有對質的意義在。

至於透過史料、檔案的開放,是否就能掌握白色恐怖事件的真相?薛老師持相對保留的態度,因為白色恐怖案件有偵訊和審判過程(不論公正與否),檔案中的資料,看起來判決都有理由、都合理,但事實並非如此,訪問當事人時,會發現檔案中陳述的是另一個故事,完全與當事人的人生故事走向無關。因此,口述歷史的重要性在於:凸顯加害者在判決書上荒謬地編織故事。

綜合座談

最後一堂課是「綜合座談」, 由研習營學員自由發問,再由與會講師答覆,摘錄部分討論議題如下:

奧地利學員問:臺灣對於如何處理自己過去的歷史似乎沒有共識,如何建構大家都認同的集體記憶?加害與被害者的敘述,是否有什麼方法比對?還是承認臺灣就是這麼複雜,每一種敘述都處在平等的地位?

黃克武老師回應,建立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需要連貫、一致的共同記憶作為凝聚國族的基礎,即公民特質(civility),對臺灣來說,這是個正在建構的過程,臺灣四百年來不斷有新移民移入,加入這個島上生活,帶來不同的記憶,譬如1949年前後來臺者一、兩百萬人,跟臺灣原本居住的六百萬人,對中日戰爭有著分裂的記憶,這是一個角力和融合的過程。樂觀主義的認識論(epistemology)認為,歷史研究可以找出真相,另一派的認識論則認為,歷史只能「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從自己的角度探索歷史。以口述歷史工作來說,民主化過程意味著社會走向眾聲喧嘩,讓壓抑的聲音出來,如何以宏觀、超越的視角,對歷史圖像做清晰分析,目前尚未明朗,但可以透過多元聲音的角逐、對比找到歷史真相的可能性,歷史不再只是權威者的聲音。

薛化元老師回應,每個人來自不同背景、記憶也不同,多元價值的意義不僅是各自呈現,研究者應該要尋找某些合乎學理的方法加以建構。歷史是過與去現在的永恆對話,如果歷史只是把各自的記憶擺在那裡,這樣的歷史呈現就只是過去的東西,無法跟現在產生連結。此外,記憶的時空不能錯亂,不能把別人的記憶變成你的記憶;中國人的抗日記憶應放在中國近現代史的脈絡,而同時代的臺灣人經歷應放在以空間概念為基礎的「臺灣島史」脈絡。事實上,臺灣島在戰後是有共同記憶的,譬如,1949年前後許多人從中國大陸千里迢迢逃到臺灣,不就是為了逃離中國共產黨統治?戰後多年來,中華民國經歷的外交困境,也是臺灣島上許多人的共同記憶。

學員問:加害與被害的討論,似乎太過二元對立、黑白分明,使得社會大眾過度同情被害者,有無可能超脫二元對立?

薛化元老師回應,歷史牽涉到兩個時間與空間(當時某些事情很常見,但我們現在的時空不允許這些事情發生),是過去與現在的對話,人的一生灰色的機率比較多,黑白二分比較少,沒有絕對好、絕對壞,而是一種光譜狀態;譬如「轉型正義」的研究,我們要了解、理解當時的時空背景,事情為何發生,而「理解」不是「接受」,以學術研究而言,當一個理解者才是重要的,不要當一個十足的、後設的道德批判者,黑白之間才會有詮釋和理解的空間。

香港學員問:佛教對香港的影響力,不敵天主教、基督教。請問兩岸佛教團體對統獨問題立場?臺灣佛教團體人物之政治立場?另一位學員問:中國佛教會內部,有無自己的聲音,抵抗國民黨政黨控制?第三位學員問:世界關注中國對西藏的控制,臺灣對於藏傳佛教的觀察是什麼?

侯坤宏老師回應,臺灣與中國內地佛教交流,是否受到統獨議題牽制,依個人與團體傾向而定。譬如中台禪寺惟覺法師、佛光山星雲法師來自中國大陸,受到家庭背景影響,對中國比較有認同感;而慈濟的證嚴上人對政治議題避而遠之。臺灣佛教團體之政治立場,是否受到信徒捐款來源影響,還有待研究。至於「中國佛教會內部,有無自己的聲音,抵抗國民黨政黨控制?」侯老師表示:「就我自己所看的資料,沒有。」因為該會受到國民黨的控制,裡面有黨部,能夠當社團理事、幹部的,也同時都是黨的重要幹部。

侯老師表示,佛教有三大源流: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南傳佛教,其中藏傳佛教位於西藏,是一個適合西藏環境的封閉系統,西藏原本是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但由於北京政權對西藏加強控制,導致達賴喇嘛於1950年代出走印度,達賴在國際上的活動常受到矚目,如果從佛教傳播的角度來看,達賴的出走,反而使藏傳佛教在全球各地弘揚了起來;因此,一件事情皆有正反兩面,如果達賴繼續留在西藏,藏傳佛教可能就不會流傳到全世界。

陳儀深老師則說,他曾研究1949年前後政權交替時,中國佛教法師調適的問題,也曾研究太虛法師企圖改革中國佛教會的努力和挫敗,這些都是追求佛教主體性的努力。有幾位歷史學者常提到臺灣佛教受到日本佛教的影響,但這些人士是比較旁枝的,臺灣佛教真正的大山頭,是跟中國佛教比較密合的系統,而戰後來臺的佛教人士中,許多人也是白色恐怖的受難者。

學員問:自己的畢業論文處理二戰末期到戰後初期的歷史,那個年代的檔案資料極少,如果大量仰賴口述史料為主軸,是否適合?

侯坤宏老師回應,研究任何問題,資料的種類形式越多越好,而且跟「選題」非常有關係,問問自己:「我想達到什麼目標?」如果只靠單一口述來源,你的立論基礎就會受到懷疑。薛化元老師提醒,使用的資料與事實差距遙遠,是個更需要重視的問題,錯誤的史料可能會誤導研究成果;此外,如果政府不開放檔案給你,你就不做研究了,那你學歷史做什麼?

陳儀深老師也認為,這跟題目選擇有關,政府於1991年開放二二八相關檔案,現在可以從檔案中去找材料。學歷史不是為了寫論文,研究者要具備「歷史的態度」,凡事沒有理所當然、本然如此。

黃克武老師表示,史料性質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課題,口述歷史是一個人對自己生命經歷的複述和觀察,可以分成幾個層次來講:在事實層面,有些受訪者所談的事實,可以透過檔案資料去核對,受訪人對於人名、時間、事件的記憶可能有誤,一定要查證;另一個層次是價值層面,受訪者個人的觀感、對事件的評估,以個體獨特的視角對社會歷史過程的觀察,這種內容用起來就要小心,最好的作法是寫他本身的傳記,如果是用在描述宏觀的歷史事實,主訪者必須謹慎,最好要參照別人的口述、別的檔案、新聞報導等。

學員問:新手從事口述歷史工作,幾年可以「出師」?

薛化元老師認為,不要腦袋空白去做口訪,而是自己對主題已經有所了解再去訪問;根據他的經驗,助理從新手到獨當一面,時間大約是三年。

陳儀深老師則認為三年太嚴格了一點,學者比較少自己親自操刀整稿(把口語表達的逐字稿內容,整理成適合閱讀的文字),他親自做過,發現這確實是一個很困難的過程,整稿者(記錄者)的功力很重要;而主訪者必須有主訪者應有的功夫,事先要做好準備工作,同時也要具備某種(傾聽、關注的)人格特質,獲得受訪者信任侃侃而談,又不能被受訪者拉著走,當對方談得太遠,主訪者要把主題拉回來。陳老師建議,新手可以先從自己身邊能接觸到的人去口訪,從家族史開始練習,譬如訪問阿公、阿嬤、家族長輩,要即時、主動拿錄音筆去訪問。

陳進金老師表示,若同學上過他一學期十八週的課程,應該就具備口述訪談的基本功夫;至於訪問技巧的成熟,需要靠經驗的累積。此外,口述歷史訪談內容整理好之後,出版成書有其必要性,可以激勵擁有共同經驗的人站出來述說自己的經歷。

黃克武老師回應,口述歷史是一門「從做中學」的工作,從逐字稿變成文章,是用筆講一個故事,只要有基本史學背景的訓練,慢慢就可以做到,最難的是如何累積歷史感(主訪人、記錄者對於受訪者所談的時代背景的感覺)。而不同的訪談主題需要不同的專業人士去進行訪問,此外還牽涉到經費、時間、人力的問題,因此,口述歷史需要機緣成熟才有辦法進行。在內容方面,口述歷史有兩種取向,一是透過口述訪談,幫助研究者進行相關歷史研究;另一種是把受訪者自身的生命歷程就當作是研究主體,口述歷史本身就是成果。除了出書,黃老師認為,網路也是一個很好的傳播管道,但實務上要如何運作,就要靠熟悉網路的各位新生代去做了。

第三日

2019年1月25日,臺灣口述歷史研習營成員搭乘遊覽車,前往宜蘭縣參觀三個史蹟景點:

首站參訪慈林教育基金會,由「台灣社會運動史料中心」主任陳鳳萍接待、致詞。首先觀賞慈林基金會簡介影片,接著分成兩組,由志工團團長黃錦峰老師、副團長黃哲昌老師分別引導前往參觀臺灣民主運動館新舊兩館、林義雄舊居、圖書館、社會運動史料中心等景點,館內收藏各種社會運動史蹟文物,以及相關藝術作品,有助於學員瞭解臺灣從日治時期至今,社會運動及民主運動發展歷程。

第二站前往宜蘭縣史館,由廖英杰館長親自接待與導覽。宜蘭縣史館成立於1992年,是我國第一個為編纂地方史志、長期蒐藏地方史料、紀錄地方歷史,推廣地方歷史意識而成立的縣市等級史政機關。廖館長介紹了縣史館的經營理念及建築空間管理方式,並且親自導覽常設展及當期特展「離岸‧靠岸—宜蘭縣眷村特展」,從1949年開始,政府為安置遷移來台的軍眷而在全台各地設立眷村。宜蘭的眷村包括陸軍、空軍、聯勤被服廠與兵工廠系統,以及大陳義胞新村在內,共有31個,分布於頭城、礁溪、宜蘭、員山、五結、羅東、壯圍、冬山、蘇澳等鄉鎮市。自1980年代,隨著建築老舊、都市更新等因素,眷村陸續改建,原有風貌逐漸消逝。宜蘭縣史館舉辦「離岸‧靠岸—宜蘭縣眷村特展」,除了呈現宜蘭眷村的特色與歷史變遷,也期望能開展更多思考,想像、情感的空間,等待能有更多的回應與討論、更多的故事繼續訴說。

第三站前往陳定南紀念園區,研習營成員分成兩組,由兩位志工分別導覽。該園區原為陳定南先生年幼生活的故居,將舊有三合院正身部分重新整修,以三合院空間架構為藍本,自正身向兩側延伸為護龍,圍塑出多功能活動廣場的埕。新增主建築物呈「L」型配置,量體以「方」、「正」為出發點,象徵陳定南先生清廉、頂真的風骨;其中置入弧形元素,表達其在剛硬的外表下,亦有著柔和的一面。陳定南曾任宜蘭縣長、立法委員、法務部長,1996年病逝。學員參觀上百件相關書籍、遺物、照片,有助於認識陳先生之廉能、公正與無私奉獻的典範與精神。

完成參訪陳定南紀念園區後,研習營成員搭乘遊覽車返回臺北,完成這一次的研習營旅程。

s00DSC01388.jpg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呂妙芬致詞
s01DSC01237.JPG
陳儀深老師講述「從黨外到民進黨—從口述歷史談起」
s02DSC01319.JPG
黃克武老師講述「從兩蔣侍從人員口述歷史看到的政治史面向」
s03DSC01343.JPG
陳彥斌老師講述「中部地區的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我的口述田野經驗談」
s04DSC01401.JPG
侯坤宏老師講述「佛教與政治:從口述史料談起」
s05DSC01414.JPG
陳進金老師講述「政治人物的口述訪談—以周書楷、劉先雲、李連春為例」
s06DSC01423.JPG
薛化元老師講述「從口述史料看戒嚴體制下的加害與被害」
s07DSC01331.JPG
綜合座談講師群,左起:陳進金、侯坤宏、陳儀深、黃克武、薛化元
s08DSC01486.JPG
研習營全體學員在慈林基金會合影
s09DSC01498.JPG
宜蘭縣史館廖英杰館長(右一)為黃克武老師(右二)、陳儀深理事長(右三)及學員們講解館內展覽文物
s10DSC01519.JPG
研習營全體學員在宜蘭縣史館合影
s16D2016Group.JPG
研習營全體學員在陳定南基金會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