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臺灣口述歷史研習營」活動紀實

時間:2017月8月25日~8月27日

紀錄: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整理

由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辦,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承辦之「2017臺灣口述史研習營」,2017年8月25、26日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舉行室內研習課程,27日赴宜蘭舉辦民主運動史蹟實地參訪課程。活動過程順利,人員平安,圓滿結束。本次研習營紀實與照片如下:

第一日

2017年8月25日上午,學員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報到,由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陳俊宏主任致詞揭開序幕,陳主任表示:籌備處已訪談四百多位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的口述訪談,發行二十多本人權相關議題書籍,為加速人權教育推廣工作,籌備處多年來委請臺灣口述歷史學會舉辦「口述歷史研習營」,希望培訓學員口述訪談的專業,日後在工作崗位上蒐集人權史料,為後人留下珍貴的歷史遺產。「2017臺灣口述歷史研習營」聚焦在二二八、白色恐怖口述歷史相關素材的研究上,探討口述歷史的應用及其困難,師資陣容非常堅強,三天豐富的研習課程,將是非常重要的學習資源。

臺灣口述歷史學會陳儀深理事長致詞時表示,有別於往年研習營著重在口述歷史的介紹與操作,今年的課程主題聚焦在口述歷史的應用問題;學會資源有限,感謝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提供資源讓學者做研究,或是舉辦相關研習活動,有助於培育口述歷史訪談人才,為國家留下寶貴的人權研究成果。

第一堂課由陳儀深老師講述「口述歷史的應用研究—以美麗島事件為例」,若欲重建一個二十多年前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必須從實際操作中運用檔案與口述材料才能貼近真實,精確敘述1979年美麗島事件的背景、經過,並分析其影響。12月10日在高雄市發生的警民衝突包含了歷史的必然與偶然,而事後的逮捕、偵訊、軍法大審、海內外救援行動,都是廣義的美麗島事件的一部份。

第二堂課由侯坤宏老師講述「口述歷史與歷史研究—以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為例」,如何賦予白色恐怖口訪者與研究者一種合理的心態與方式,可以採行的辦法是:我們不只是為了釐清過去,更重要的是要「拷問現在」──亦即,針對臺灣當前由於未能好好清理過去遺留下來的歷史上種種不公不義的現象,進行歷史清理,用我們現在的眼光,來了解這一段令人感到傷痛的歷史;並且面對「克服過去」的大問題,如何面對、克服傷痛,進而讓未來得以正常進行,我們要「克服的過去」,主要是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所留下來的後遺症;過去並未真正過去,我們得承認傷口存在,才有機會轉化成為一種奮發向上的力量。

第三堂課由張力老師講述「海軍人物口述中的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經驗」,張教授以徐學海先生為例,介紹海軍人員在基隆親身經歷二二八事件的遭遇。至於白色恐怖的部分,張教授則是以海軍少將人事署長鄭天杰先生為例,簡介馬尾系海軍官兵遭遇之白色恐怖經歷,以及海軍冤獄的後續影響。

第二日

2017年8月26日,第四堂課由許峰源老師講述「那些年臺灣的禁歌—兼論國家檔案的應用」,說明臺灣禁歌的時代背景、政治氛圍、社會發展情況,輔以國家檔案,讓與會者瞭解當年政府查禁樂曲的過程。並且介紹檔案管理局之業務,歡迎各界善加利用。檔案管理局典藏豐富、多元的國家檔案,見證臺灣歷史與社會發展,除了提供學術研究、檔案展覽實務應用外,近年來也配合高中歷史科課綱,擇選國家檔案影像在網路上供下載,便利高中歷史科教師依其所需用於課堂教學活動。希望未來也能夠與口述歷史作業結合,透過國家檔案與口述內容相互對照,印證歷史事實,亦或呈現出不同面向的觀點。

第五堂課由陳進金老師講述「白色恐怖口述訪談的另一章—綠島人民對政治受難者的印象」,透過綠島居民對政治受難者印象的分析,我們可以深刻理解到戰後台灣的白色恐怖不僅不是「情緒性用語」或「空洞的字眼」,而是台灣最真切的一段歷史。在綠島人民心目中,白色恐怖的政治受難者是一群素質高的社會菁英份子,他們對這些「新生」的信任程度,甚至超過管理「新生」的官兵。再者,綠島人民感謝這些「新生」對於他們教育文化的貢獻,特別是對於他們的醫病救護充滿著感恩之情,在綠島居民眼中,「新生」就是家人。探討白色恐怖歷史的過程中,不應忽略掉綠島居民與「新生」互動的歷程,唯有透過理解這一段歷程,才能建構更完整的戰後台灣白色恐怖史的完整面貌。

第六堂課由許雪姬老師講述「檔案與口述歷史的對話—由政治案件談起」,首先定義「受難者」與「受害者」。所謂受難者是指被判死刑者,其餘無期徒刑、徒刑者皆稱之為受害者。接著談到政治檔案的有限性、口述歷史的主觀性,日記、回憶錄是檔案、口述史之外的重要史料;政治案件檔案的特殊性有:判決書中的同案未必一定是同案、不同案不一定是「不同案」、每一案的相關人員可能在其他案中還有相關涉案案情,每一案、每一人的檔案種類不一定相同、利用檔案只能解決一半的問題;政治案件檔案的有限性則是:判決書中判決的罪名、刑期不一定和受難者的感知相同,檔案中的自白、口供常是被迫「不真實」,對受難者移監或在獄中的情形、出獄後的情況,組織各種團體,其內部運作的情形無由得知。結論是:(一)政治案件的研究不能只看檔案、(二)政治案件必須參考口述歷史、(三)政治案件的深入研究必須重視時代的大背景、(四)情治系統的研究必不可少、(五)〈蔣介石日記〉不可不看、(六)應對經驗白恐卻未留下記錄者進行訪談。

最後一堂課是「口述史料在二二八與白恐主題展覽中的應用」座談會,由薛化元主持。薛教授指出,政治案件檔案資料不能盡信,譬如受刑人的自白書和偵訊筆錄的內容竟然一模一樣,可見內容真偽有待商榷。而事後訪問受難者的口述內容,亦不能當作唯一的真實,因為人的回憶是有可能錯誤的,必須對照其他資料、或是同案其他受難者的回憶,謹慎地求證,方能提供盡量貼近真實的史料。研究者閱讀檔案及口述稿件,也必須小心辨別內容真實性的程度。

與談人曹欽榮老師主講「口述記錄及展示—臺灣二二八及白恐各館展示運用口述的初議」,提出反問與省思:各已開館多年的台灣公私的紀念館或遺址,完成什麼樣的任務?現代紀念館或遺址以口述田野為基礎,它又如何有效運用口述內容和各種形式的口述媒介材料呢? 環繞以口述紀錄工作為基礎的紀念館或遺址是否足以自信地提供:如何說常設展示或特展的材料、有什麼配套的長期措施?連續展開的問題一直挑戰著我們,也一直在口述田野的場域向我們質問:我們真的做好口述和紀錄嗎?真的盡到傳遞和對話「難以言說的故事」的博物館責任嗎?持續的問題不只挑戰你我、紀念館,也在挑戰當下面臨轉型正義的台灣社會。

與談人洪維健老師講述「想我媽媽—以二二八的長官公署公務員與白色恐怖于非案檔案查尋與口訪為例」,洪導演長期從事人權及白色恐怖歷史紀錄片,曾走訪多處白恐史蹟,包括受難者的墓地,並以自己家人在「于非案」(中共中央社會部臺灣工作站案)中被捕受難的經歷,輔以檔案和口述訪談資料,簡介白色恐怖時期情治單位及政府機關的操作手法。最後並歡迎從事相關研究者與洪導演聯繫。

第三日

2017年8月27日,臺灣口述歷史研習營成員搭乘遊覽車,前往宜蘭縣參觀三個史蹟景點:

首站參訪慈林基金會,由楊欽年董事長、創辦人林義雄先生接待、致詞。首先觀賞慈林基金會簡介影片,接著分成兩組,由導覽志工引導前往參觀臺灣民主運動館新舊兩館、林義雄舊居、圖書館、社會運動史料中心等景點,館內收藏各種社會運動史蹟文物,以及相關藝術作品,有助於學員瞭解臺灣從日治時期至今,社會運動及民主運動發展歷程。

第二站前往宜蘭縣史館,由廖英杰館長親自接待與導覽。宜蘭縣史館成立於1992年,是我國第一個為編纂地方史志、長期蒐藏地方史料、紀錄地方歷史,推廣地方歷史意識而成立的縣市等級史政機關。廖館長介紹了縣史館的經營理念及建築空間管理方式,並且親自導覽常設展、圖書館及當期特展「淡蘭古道‧百年故事」,臺灣東北角區域多山、少平坦地,成為臺北、宜蘭兩地陸上交通的阻礙。但不同時期的人們,仍在其中建立聚落,形成綿密路網;縣史館展出1950年代拓印之虎字碑、金字碑、雄鎮蠻煙摩碣圖像,有助於學員認識前人盤山過嶺的足跡,看見山徑上的百年故事,並學習如何運用館藏資料進行歷史研究。

第三站前往陳定南紀念園區,研習營成員分成兩組,由兩位志工分別導覽。該園區原為陳定南先生年幼生活的故居,將舊有三合院正身部分重新整修,以三合院空間架構為藍本,自正身向兩側延伸為護龍,圍塑出多功能活動廣場的埕。新增主建築物呈「L」型配置,量體以「方」、「正」為出發點,象徵陳定南先生清廉、頂真的風骨;其中置入弧形元素,表達其在剛硬的外表下,亦有著柔和的一面。陳定南曾任宜蘭縣長、立法委員、法務部長,1996年病逝。學員參觀上百件相關書籍、遺物、照片,有助於認識陳先生之廉能、公正與無私奉獻的典範與精神。

完成參訪陳定南紀念園區後,研習營成員搭乘遊覽車返回臺北,完成這一次的研習營旅程。

s00DSC01388.jpg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任陳俊宏致詞
s01DSC01237.JPG
陳俊宏主任、陳儀深理事長與研習營全體人員合影
s02DSC01319.JPG
陳儀深老師講述「口述歷史的應用研究—以美麗島事件為例」
s03DSC01343.JPG
陳儀深老師講述「口述歷史的應用研究—以美麗島事件為例」
s04DSC01401.JPG
侯坤宏老師講述「口述歷史與歷史研究—以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為例」
s05DSC01414.JPG
張力老師講述「海軍人物口述中的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經驗」
s06DSC01423.JPG
許峰源老師講述「那些年臺灣的禁歌—兼論國家檔案的應用」
s07DSC01331.JPG
陳進金老師講述「白色恐怖口述訪談的另一章—綠島人民對政治受難者的印象」
s08DSC01486.JPG
許雪姬老師講述「檔案與口述歷史的對話—由政治案件談起」
s09DSC01498.JPG
薛化元老師主持「口述史料在二二八與白恐主題展覽中的應用」座談會
s10DSC01519.JPG
曹欽榮老師講述「口述記錄及展示—臺灣二二八及白恐各館展示運用口述的初議
s11DSC01596.JPG
洪維健老師講述「想我媽媽—以二二八的長官公署公務員與白色恐怖于非案檔案查尋與口訪為例」
s12DSC01609.JPG
陳儀深老師率隊參訪慈林基金會臺灣民主運動館
s13DSC01656.JPG
慈林基金會董事長楊欽年致詞歡迎臺灣口述歷史研習營來訪
s14DSC01688.JPG
慈林基金會創辦人林義雄致詞歡迎臺灣口述歷史研習營來訪
s15DSC01720.JPG
林義雄先生為臺灣口述歷史研習營簡介臺灣民主運動發展過程
s16D2016Group.JPG
林義雄先生、陳儀深理事長與研習營全體人員於慈林基金會合影
s16D2016Group.JPG
陳儀深老師(左三)於臺灣民主運動館介紹展示文物
s16D2016Group.JPG
宜蘭縣史館館長廖英杰(左一)為臺灣口述歷史研習營簡介「淡蘭古道‧百年故事」文物
s16D2016Group.JPG
廖英杰館長、陳進金老師與研習營全體人員於宜蘭縣史館合影
s16D2016Group.JPG
陳定南紀念園區導覽員(中)為學員簡介陳定南先生相關事蹟
s16D2016Group.JPG
陳進金老師與研習營全體人員於陳定南紀念園區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