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臺灣人權史與口述歷史研習營」活動紀實
時間:2016月8月31日~9月2日
紀錄: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整理
由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辦,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承辦之「2016臺灣人權史與口述歷史研習營」,2016年8月31日至9月2日在綠島人權文化園區舉行,活動過程順利,人員平安,圓滿結束。活動紀實與照片如下:
2016年8月31日下午,學員在臺東富岡漁港報到,隨即搭乘輪船航向綠島。第一天晚上之課程為放映紀錄片《青春祭》,讓學員初步瞭解綠島政治監獄在白色恐怖年代中的位置。紀錄片播放完畢後,由陳儀深老師主持映後座談及學員自我介紹、認識彼此。
2016年9月1日,研習營展開全天候的室內課程。第一堂課由陳儀深老師講授「臺灣人權與政治發展」,闡述戰後臺灣戒嚴體制對人權的戕害、反對運動(民主運動)與人權訴求互為表裡、台灣民主人權現況與問題。
第二堂課由詹素娟老師講授「臺灣口述史的重點回顧」,闡述臺灣口述歷史工作簡介、工作成果、出版情況,以及口述歷史的多重面貌。
第三堂課由陳進金老師講授「白色恐怖史經驗談」,從白色恐怖的定義談起,白色恐怖下的臺灣,論及臺灣白色恐怖口述歷史的採集與紀錄,並列舉訪談案例。
第四堂課由許雪姬老師講授「白恐研究中檔案與口述歷史間的實與虛」,從口述歷史的特點談起,論及檔案的性質及其重要性,並且以愛國青年會案(滿州建大案)為例。
第五堂課為「綜合座談」,由陳儀深、許雪姬、詹素娟、陳進金老師共同主持,開放學員提問,內容涵蓋臺灣人權史與口述歷史等各層面,譬如:已完成之口述歷史稿件,若不受機關長官重視,是否有其他管道呈現成果?口述歷史的界定與範圍?逐字稿是否適合公開?白色恐怖的補償對象與限制?口述訪談的目的,並不是把受訪者的內容套入訪問者預設的框架中……等。
2016年9月2日,營隊全體人員前往綠島人權文化園區參觀,包括綠洲山莊、八卦樓、模型館、蠟像館……等,由蔡寬裕及園區導覽員導覽,最後由蔡寬裕前輩與學員進行三十分鐘的座談問答。透過受難現場的感受,以及歷史景物的再現,讓學員進一步體會白色恐怖年代,政治受難者的遭遇與生活環境,深刻瞭解人權的重要性。
園區導覽課程結束後舉行結業式,由陳儀深理事長及謝英從組長頒發結業證書給學員。全體人員進行大合照之後,前往碼頭搭乘輪船返回臺東富岡漁港,完成這一次的研習營旅程。
![]() 研習營活動地點:綠島人權文化園區 |
紀錄片放映後之座談活動 |
陳儀深老師談臺灣人權與政治發展 |
詹素娟老師談臺灣口述史的重點回顧 |
陳進金老師談白色恐怖史經驗談 |
許雪姬老師談白恐研究中檔案與口述歷史間的實與虛 |
綜合座談 |
學員於課堂中踴躍發言 |
蔡寬裕前輩為學員導覽 |
導覽員在八卦樓前為學員解說 |
學員參觀當年關政治犯的監獄 |
導覽員在模型館為學員解說 |
蔡寬裕前輩(右)向陳儀深理事長(左)解說當年監獄空間分布 |
|
學員參觀曾經在綠島遭到囚禁的政治犯人像 |
蔡寬裕前輩導覽後接受學員提問與座談 |
研習營全體人員於綠島人權文化園區合影 |